一、制度建设不完善
案例:某高校未对所有工程资料进行统一归档管理,也未制定工程档案管理制度,未明确归档部门与职责、归档项目要求,以及归档资料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要求等。
解决办法:高校应建立完善的修缮管理制度,明确修缮工作的标准和流程,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确保修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制度执行不到位
案例1:某高校宾馆修缮工程未执行学校规定的立项及采购程序,未经学校会议审议,直接由该校某中心管理实施,并支付工程款项。工程包括二楼、三楼多功能厅改造,合同金额总计300余万元。
案例2:某高校招标的教学楼修缮工程、会议室装修工程,合同签订日期均晚于中标通知书日期三十日以上。未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四十六条“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规定。
案例4:某高校学生宿舍修缮项目施工过程中,累计支付某建设公司工程款11余万元,占总合同金额(含补充协议共14余万元)比例约80%,超过合同中竣工验收前最高支付合同价款75%的约定。
解决办法:严格执行招标采购法律法规、施工合同约定及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制度的监督与培训,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内部沟通与协作。
三、项目变更管理不规范
案例1:某高校学生宿舍修缮项目5期施工总承包合同金额480余万元,审定结算金额520余万元,涉及变更40余万元,未见相应变更程序。
案例2:某高校组织实施的留学生中心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未按规定办理变更审批手续,工程签证资料无建设单位审核意见;穹顶会议室声光电系统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共发生77项变更,其中只有23项办理了相关签证。
解决办法:加强变更管理。严格按变更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四、质量管理不到位
案例1:某高校教学楼修缮工程,施工方在进行拆除工作时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导致楼体部分结构受损。这些损坏的结构没有及时修复,而是被掩盖起来,给后续的投入使用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案例2:某高校修缮项目中施工方在进行电路改造时没有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墙面铲除施工前未对已有暗埋开关盒等进行封堵,墙面淋湿作业中导致暗埋线管内进水积水且无法被正常发现,线路接头做法未按标准做法连接,导致后续使用中电路故障频发,给正常教学、实验、办公等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解决办法:应加强对修缮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查,建立质量后评价制度,提高修缮工程的质量和水平。